30.10.16

【消費藝術的終結?資本的藝術或藝術的資本】

原文刊載于藝術收藏+設計雜誌》No.103 2016年04月號                         I PDF 下載 I
撰文/ 致穎


最新的透納獎得主Assemble和他們的舊社區再造計畫《格蘭比四條街道》(Granby Four Streets)在英國當代藝術圈掀起一股波瀾。其實這也不令人意外,做為世界首屈一指的視覺藝術大獎,整個盛會彷彿本身就是一件大型的表演藝術:刺激觀眾的品味,探索當代藝術的疆界,挑戰收藏機制的可能性,過去曾掀起抗議的作品可說比比皆是。但話說回來,社會雕塑的概念或是創作者從事社會介入等行為在當代藝術範疇內早就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新聞,Assemble折桂在象徵意義上更標誌著機構和藝廊系統已經開始思考這樣的形式是否可稱作藝術?或是如何能夠 “收藏” 這樣的作品?到最後也許資本將再次執掌遊戲規則,就像當初它對待達米恩 • 赫斯特(Damien Hirst)的福馬林標本一樣。























於2016年6月舉行的第十一屆宣言展將標題定為“人們為錢會做啥:一些合資公司。
圖版提供|視覺設計 Integral Ruedi Baur © Manifesta 11 / Ruedi Baur




有趣的是,如果我們將藝術史中創作觀念和資本的消長史攤開一看,就會發現它們彼此間的關係如同光與影般永遠不停追逐著。一旦某種藝術形式被資本收編,甚至量產化了,不再稀奇了,它的價格就難以提升,市場也逐漸出現反彈,是的,聽起來就像是赫斯特不久前的遭遇。話說回來其實整件事有些弔詭,像透納獎這樣前衛的當代藝術獎項本質上理應和商業和資本結構撇清瓜葛,盡量著重在自由藝術的思考表現上。它應該和商品性的藝廊藝術間有區隔,更何況藝術買賣的歷史本就比獎項早的太多。但是不知怎的,現在搞的藝術獎項好像是在幫藏購市場下指導棋一般,入圍名單就有如時尚服裝秀的下季流行款預告,藝廊和買家也迫不及待準備投資下一檔年度績優股。不只是獎項,這樣的現象也逐漸蔓延至幾個主要的雙年展。就拿威尼斯來說吧,在全球當代藝術的政治框架中,威尼斯雙年展似乎已逐步喪失其整體的學術機能,前不久還差點出現在非觀念操作下 “販賣” 國家館予有意出價的藝術家事件。由此可以窺見雙年展背後負載多麼龐大的商業利潤,藝廊系統和雙年展的共構關係也不言而喻。在這裡,或許我們能夠將這樣的現象暫且稱作 “雙年展的藝博化”。 


































14屆卡塞爾文件展:以雅典為鑒策展人亞當希姆奇克接將一半的展覽搬到希臘首都雅典
圖版提供|14屆卡塞爾文件展:以雅典為鑒




雙年展的藝博化

難道資本的力量真的法力無邊,連標榜非商業的自由藝術創作也難逃被吞噬的命運?說穿了,人類的歷史一直就是部資本爭鬥史,我們從殖民主義走向新殖民主義,而自由主義也演變成更難以掌控的,或是過度掌控的新自由主義。儘管幾個世紀來不乏出現一些具革命性的方法試圖泯滅資本造成的貪婪和破壞,但它總是能夠苟延殘喘,並且換張面孔重新回到舞台中央。而到了現在這節骨眼,由於又牽涉到氣候變遷等自然災害,事態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顯得嚴重。如果從這樣的觀點切入,就不難理解策展人奥克维 • 恩威佐(Okwui Enwezor)為何在2015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將當代性的命題放在 “發展” 和 “資本” 等概念上了。然而在多方利益掣肘制衡之下,策展人也有其難言之隱,恩威佐並未擺明和資本站在相對的位置正面對決。儘管如此,我們仍然能從些端倪發現他施展的小伎倆,例如將展覽日期提前和紐約Frieze博覽會撞期,造成觀眾必須選邊站的情況。或是將綠園城堡區(Giardini)的主展館正中央改為僅供事件和表演性創作演出的舞台 “劇場”(Arena),並利用音樂和演說等方式回顧馬克思的資本論,間接讓難以收藏的作品實際上佔據了展場最大空間。像這樣透過雙年展平臺探討資本流動和發展的情況其實並非個案,例如上一屆上海雙年展 “社會工廠(Social Factory)” 即檢視了中國的現代化和資本發展史。另外即將於瑞士蘇黎世舉行的第十一屆宣言展(Manifesta 11)策展人克里斯坦 • 楊可夫斯基(Christian Jankowski)已將標題定為 “人們為錢會做啥:一些合資公司(What People Do For Money: Some Joint Ventures)”,計畫透過展覽的形式討論行業、工作和藝術的關聯。如果我們將範圍再稍微擴大一些,就會看到正籌劃中的第14屆卡塞爾文件展:以雅典為鑒(documenta 14: Learning from Athens)策展人亞當 • 希姆奇克(Adam Szymczyk)直接將一半的展覽搬到希臘首都雅典,打算正視歐洲金融海嘯後所形成的政治變遷和社會發展。當然啦,雖然這些敏銳的策展人們嘗試將資本命題納入藝術討論範疇,大展那風向球般的指導棋功能仍然依舊,甚至越演越烈。
































藝術家傑瑞米 • 戴勒於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主展場中央的劇場邀請歌手演唱英國19世紀的勞工歌曲。
攝影|致穎





當藝術對新自由和資本主義批判力道越發增強,似乎就有更多資本雄厚的藝廊開始積極經營這一類的藝術家進入市場,我想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就是藝術家提諾 • 賽格爾(Tino Sehgal)。曾經於德國洪堡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的賽格爾十分強調創作的 “非物質” 性,典型的作品經常是藉由口語交談或是舞蹈來完成,過程中不會留下任何相片記錄,對談內容也常圍繞資本及進步等概念。有趣的是,如此反物質的作品又該如何進入藏購市場呢?賽格爾依照自己的非物質守則創立了一套購買機制:沒有合約、沒有收據,更沒有實際存在的作品和畫冊。任何想要購買作品的機構或是藏家會在第三見證人的公證之下從賽格爾口中 “聽到” 作品的內容和展示規則,換言之,買家購得的實際上是作品的展出權,其餘什麼也沒有。這樣的空氣賣法造成了評論界嚴重分歧,有人認為這套機制根本上仍然是和資本的某種謀合,也有些人認為其實賽格爾開了市場一個大玩笑。不論如何,他真的將作品賣出去了,每件作品介於4至6版之間,標價最高可到美金145,000元,而這是他還未入圍透納獎和獲得威尼斯金獅獎之前的價格。
































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中紀錄片“KAPITAL”呈現藝術家艾薩克 • 朱利安和著名馬克思學者大衛 • 哈維關於資本主義的對談。
攝影|致穎





藝博的雙年展化

相對於發生在雙年展的藝博化現象,我們也可以觀察到 “藝博的雙年展化” 。這該怎麼說呢?不知是銷售策略還是為了吸引不同的觀眾群,幾個重要的藝博會開始掀起一股在 “賣場” 外另闢空間用作主題策展的趨勢。譬如德國柏林最重要的藝博會 “ABC當代柏林藝術展” 在去年即邀請瑞士巴塞爾美術館的策展人策劃一檔主題展 “鄰近與慾望(Proximities and Desires)”。策展人尼古拉 • 迪特里希(Nikola Dietrich)特意利用藝博會的場合,收集一批當代藏家經典的收藏作品,討論藝術品本身如何勾起慾望,如何和買家產生共鳴。另外一個更著名的例子是世界最大的盛會 “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的 “無限意象(Unlimited)” 和 “城藝之旅(Parcours)” 展區,展出諸如現地製作或是表演等市場難以界定的藝術形式。很明顯的,這些作品打從一開始就未將 “售出” 設定為首要目標,它們更重要的任務似乎是製造話題、吸引媒體報導。在去年的巴塞爾博覽會上德國藝術家尤利烏斯 • 馮 • 俾斯麥(Julius von Bismarck)(你沒聽錯,就是那個俾斯麥家族)在無限意象展區入口打造了一座不停旋轉的 “自我中心系統(Egocentric System)” 並且親自在上面表演如何過生活。這樣幽默的畫面立即橫掃所有一線的藝術媒體版面,然而從頭至尾該作品怎麼賣都不曾是問題,重點是多少人看過作品了。就這樣,在許多不同的嘗試和拓展中,不論是規模或形式上,藝術博覽會都長得越來越像當代藝術大展。對於專業的藏家和藝廊而言,也許它們之間早就沒有太多區別:讓自己的藝術家被看到,而且價格要水漲船高。
































德國藝術家尤利烏斯 • 馮 • 俾斯麥在2015年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親自在作品 “自我中心系統”上現場表演。
圖版提供|Rendering of Pavillon of Reflections © ETH Studio Emerson




不難想見,未來當代藝術的創作脈絡將會持續朝向去物質化、去中心化的樣態,其中去中心化除了描述地理特徵外也包括權力的建構,例如像Assemble的跨領域集體合作就是將藝術明星式的光環大幅分解成許多小單位,解構單一創作者的權威性。在藝術創作方式像這樣逐漸液態化的情況下,藝廊和收藏市場想當然爾也會逐步調整自己,開發新的收購形式,這就是資本的自我換裝能力。我必須承認,將資本和藝術如此二元性地劃分實在過於簡化了整個系統,何況就和其他職業一樣,創作者也要討生活,資本、藝術家和策展人間的關係不該直接定義成抗衡或是共謀的狀態,它其實更像是某種政治形式,其中也牽涉了金錢和權力流動,重點是該用什麼方式回過頭來批判性地思考整個架構和潛在問題。














































第十一屆宣言展預計和建築學生合作建造一棟暫時性的湖上建築“反思之館(The Pavillon of Reflections)”。
圖版提供|Rendering of Pavillon of Reflections © ETH Studio Emerson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